365速发

 

365速发

🌆365速发🌇     

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陈子逸兄弟俩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高捷成烈士的墓碑前,献花、肃立、鞠躬,再次看到亲人在“眼前”,兄弟俩眼中闪烁着泪花,凝视着墓碑上镌刻着的名字,久久不愿离开。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兄弟俩一同参观高捷成烈士事迹展,在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中,追忆起高捷成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

高捷成于1909年出生于原漳州市龙溪县一个普通手工业家庭,1927年考入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32年于漳州加入工农红军,被誉为“红军会计制度的创始人”“中国共产党金融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先后任八路军冀南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行长兼政委、冀南税务局局长等职,是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1943年5月,牺牲于内丘县侯家庄乡白鹿角村,年仅34岁。

当天,陈子逸、杨纪翔还参观了由内丘县委县政府于2021年建成的高捷成烈士纪念广场和纪念亭,并献上鲜花和深深的缅怀之情。杨纪翔说,他们会将这次红色追寻之旅告诉亲人,让红色家风代代相传。(完)

在邯郸银行鸡泽支行行长何广利的陪同下,兄弟俩驱车前往太行山深处、位于河北邢台内丘县境内的一个风光秀丽的小山村——白鹿角村。白鹿角村以白鹿救唐传说而得名。村子不仅自然环境优美,更有着值得追寻红色的印记:抗日边区政府曾在此成立;秦基伟、杨秀峰、杨克冰等老一辈革命家都也曾在此运筹帷幄,坚持革命。

陈子逸、杨纪翔表兄弟是“红色金融家”高捷成烈士的第四代亲属。3月31日,兄弟俩第一次踏上追寻曾外祖父战斗过的红色之旅,从福建福州、北京朝阳到河北邯郸,虽然相隔数千里,却阻挡不了他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根据原来村里还在世的老人讲述:那天下着小雨,大家伙儿在院子正准备吃饭时,枪响了,敌人奔袭而来包围了村子,大家全力往大院后门的深山上跑。本已脱险的高捷成发现通讯员没有跟上来,又返回大院寻找接应,最终牺牲在敌人的刺刀下。”聆听赵爱民的介绍,兄弟俩详细询问高捷成当年的突围路线。

“这既是我们对祖辈的思念,也是对革命先烈的敬仰!”陈子逸说,出发前,奶奶高淑兰和其他长辈一再嘱托,不仅要追寻亲人足迹,更要传承红色家风。

当听到曾外祖父为救通讯员而牺牲时,杨纪翔深情地流下了眼泪,他说:“我曾外祖父真的太伟大了,作为红色银行的高干,把下属当亲人一样对待,甚至是舍生忘死相救,直至光荣牺牲、以身殉国,可见当年我军的战斗力有多么地顽强,战士们定会付出一切为革命胜利而全力斗争。”

“由于当年情势紧急,高行长就地掩埋于此。隔年,坟墓迁往涉县石门村,几年后随着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落成,高行长同其他烈士长眠于烈士陵园。”赵爱民说。

沿着高捷成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兄弟俩一路听、一路记、一路想,抗战时期波澜壮阔的金融战是那样的艰苦和不易,亲人的无私奉献、先辈的敢于斗争精神再次感动兄弟俩。

而这片红色土地对于首次前往白鹿角村的兄弟俩更有着深远、沉重的意义,他们的亲人高捷成烈士曾经生活于此、战斗于此,也牺牲于此。

365速发中新网漳州4月2日电(戴伟国)“为掩护携带着机密文件的通讯员撤退,高行长最终牺牲在了敌人的刺刀下。”太行山深处、河北邢台内丘县白鹿角村赵爱民书记指着当年高捷成一行的突围路线,动情地向陈子逸、杨纪翔讲述着。

“这次,我们作为高捷成烈士的第四代后人来到他当年战斗直至最后光荣牺牲的地方祭扫,既是深切缅怀亲人的光荣事迹,学习太行山深处峥嵘的红色革命历史,同时也是兄弟俩接过追思缅怀的接力棒,在新的长征路上,更好地传承红色家风”。杨纪翔说道。

🌈(撰稿:讷河)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未经本平台授权,严禁转载!
展开
支持楼主

57人支持

阅读原文阅读 6638回复 1
举报
    全部评论
    • 默认
    • 最新
    • 楼主
    • 通智奇🌉LV6六年级
      2楼
      当教室突然安静·二——衰减与“静默波”🌊
      04-21   来自北安
      7回复
    • 🌋编程风尚LV5大学四年级
      3楼
      认证 | 佳乐固态继电器RA2A60D40C获得TÜV🌌
      04-21   来自五大连池
      8回复
    • 精致之翼🌍LV6幼儿园
      4楼
      龙年即将到来,如何用你的专业送出一个新春祝福?🌎
      04-20   来自嫩江
      8回复
    • 男装之都LV8大学三年级
      5楼
      看完“热辣滚烫”聊一聊健身的目的和途径🌏
      04-19   来自铁力
      8回复
    • 科跃🌐🌑LV9大学三年级
      6楼
      啄木鸟每天这样duangduang疯狂用头撞树,为啥不会脑震荡?🌒
      04-21   来自同江
      1回复
    • 世扬LV7大学四年级
      7楼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04-19   来自富锦
      回复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圈子
    • #ChatGPT到底有多厉害?#

      亿圆

      1
    • #今年过年回家你有特别想见到的人吗?#

      太瑞

      2
    • #你有没有一张对你来说意义非凡的老照片?照片背后有哪些难以忘怀的人或事?#

      诚盈

      7
    • #有哪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细节?

      远和

      3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随地关注365速发

    Sitemap